Search

米波雷達具備「反隱身能力」?

雷達按工作波長分類,可分為米波雷達、分米波雷達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米波雷達具備「反隱身能力」?

雷達按工作波長分類,可分為米波雷達、分米波雷達、厘米波雷達、毫米波雷達、雷射/紅外雷達...等,直覺去想,雷達波的波長越小,雷達的解析度就越高,雷達獲取目標的精度越高。分米波雷達的解析度是公分以上,厘米波雷達的解析度是公厘以上,那麼米波雷達的解析度就自然是公尺以上。

雷達解析度決定了戰場管理上的資料解析度,若誤差大,對於精準導引武器的導引就會有誤差,因此各國在雷達發展上,盡量從雷達精準度朝手,分米波雷達、厘米波雷達,波長越小越好。

匿蹤技術(或者反隱身技術)的概念,就是不讓雷達發射源接收到目標物所反射的雷達波而失能,無論是在裝備構型上將雷達發射的電磁波散射,或是在裝備塗料上將雷達波吸收,反正就是讓雷達接收到的訊號降低到雷達分不出這是目標物反射波,還是地面或海面的反射波,匿蹤(或隱身)就大功告成。

因為目前的雷達幾乎都是分米精度以下的雷達,所以匿蹤技術的發展也就自然有針對性,針對分米、釐米、毫米波雷達,如何做到匿蹤。

中國大陸的「反隱身雷達」,跳脫出另一個領域,發展米波雷達,這是所有匿蹤技術沒有想去對付的雷達波。

米波雷達有其先天的缺點,就是雷達精度的不足,以公尺為單位。這方面,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案,基本上,類似四度空間積分的方式,多重波訊號累積,從多個角度加上多重波累積足夠的回波能量,加上美妙的時序控制(第四度空間),用時間及資源(訊號處理、資料處理)換取精度,是有可能的。

報導中針對的B-2巨型轟炸機(翼展52.4公尺,長度21公尺),因為體積龐大,是有機會被米波雷達偵測識別出來的,不可掉以輕心。

(延伸閱讀)
台海開戰 解放軍將祭「秘密武器」?陸專家狂言:美國會怕
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965727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#雄三飛彈總工程師 - 讓誠實成為風尚 - 三箭齊發:科技救經濟、倫理救教育、反毒救治安 - 公益:好書交換、反毒桌遊、運算思維、品德教育
View all posts